集欧陆之力御英伦之敌——浅谈拿破仑的“大”体系!

No Comments

建立大体系,是拿破仑战争时期,拿破仑为了抗衡采取的特殊战略。它要求欧洲大陆各国共同参与对英国的经济、军事封锁,以逐步削弱英国,最终实现维持拿破仑霸权的目标。大政策以拿破仑的欧陆霸权为基础,存在着一定创新之处;但由于拿破仑本人错估了英国的世界经济实力,这一政策尽管给英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,但也使得欧陆各国经济发展受阻、逐渐离心离德,最终走向瓦解,也为拿破仑帝国最终的衰亡埋下了伏笔。

拿破仑在通过军事征服获取欧洲大陆霸权的同时,与隔海相望的英国的长期较量,是大体系形成的主要原因。在拿破仑帝国成立之初,欧洲大陆上尚有普鲁士、奥地利(神圣罗马帝国)、俄国等与法兰西争夺欧洲霸权。但是,拿破仑的军事胜利深刻改变了欧洲格局;他先是率领法军于1805年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击败了俄奥联军;又于1806年在耶拿——奥尔施塔特战役中击溃普鲁士主力。这样,在1806年底,法国几乎成为欧洲大陆的唯一强权,拿破仑帝国步入了鼎盛时期,周边的意大利、荷兰等国都逐渐受到法国的影响和控制。但拿破仑并不满足于此,它的最终目标是在维持欧洲大陆霸权的同时击败英国,成为全欧洲的唯一霸主。

英国和法国之间矛盾由来已久,早在中世纪两国之间就为领地问题频繁发生战争。在18世纪中期,英法两国又为争夺海外殖民地进行了几次直接较量,如1744—1748年的乔治王战争和1756—1763年的法印战争结果法国战败,失去大片殖民地。国际地位也受到严重挫折。因此,法国上下长期弥漫着对英国的复仇情绪。同时,英国不愿意看到欧洲大陆上强权的出现,在几次反法同盟中,英国都作为组织者和支持者,发挥了重要作用;普、奥、俄等国能够长期与法国对抗,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英国的经济支持,这也引发了法国的不满。

然而,英国位居不列颠岛,与欧洲大陆之间有海峡阻隔,拿破仑的军事才能仅限于指挥陆军,无法为渡海作战提供帮助;更何况,受到多年的航海传统的影响,英国的海军舰队极为强大,法国舰队无力与之对抗。最初,拿破仑尝试建立一支足以与英国相抗衡的海军部队,但辛苦建成的法国海军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海战中又被英国粉碎。在特拉法加海战失败后,拿破仑放弃了直接登陆征服英国的计划,转而计划通过经济等方面遏制英国发展,尤其是阻止英国向欧洲大陆的反法势力提供支持,从而维系法国的霸权,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与英国争夺海外殖民地。

另一方面,拿破仑帝国维护大资产阶级的利益,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对外扩张,都极力满足大资产阶级发展的要求。对于他们来说,减少英国经济的阻挠,便有利于自身的发展;因而他们也支持对英国实施经济封锁。拿破仑大的想法,有助于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需要,在拿破仑帝国逐渐扩张的进程中逐步成熟,并最终得以实施。

1806年11月21日,拿破仑颁布《柏林敕令》,宣布断绝法国及隶属于法国的各国家与英国的一切贸易,同时英国的商船和货物一律没收。在之后,拿破仑又颁布了《华沙敕令》《米兰敕令》《枫丹白露敕令》等,进一步对英国实施封锁。这些法令的颁布,标志着大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完善,也标志着法国对英国的态度从热战转为冷战,希望通过长期的经济封锁拖垮英国。

大体系几乎涵盖整个欧洲,欧洲大陆各国大多对英国采取相似的封锁政策,大有以各国之力从经济上对抗英国的合纵之势。但是,从一开始,大体系各国就不是铁板一块,各国之间想法各异,很难在经济政策方面保持真正的统一。

纵观被纳入这一体系的各个国家,可以将其分为两部分:第一部分以法兰西第一帝国为核心,包括周边的荷兰、那不勒斯、莱茵邦联等。这些国家受拿破仑帝国影响较深,要么统治者由拿破仑扶持上台,要么由拿破仑推动成立,其外交政策和一举一动都受到拿破仑帝国的控制。另一些国家如俄国乃至西班牙、葡萄牙等,则相对独立,许多还曾是反法同盟的参与者,只是受到拿破仑的军事威胁,不得不保持服从态度。拿破仑的军事胜利和武力征服实现了欧洲大陆霸权,使得这些国家在大方面形成了暂时的合作,但并没有真正使其心悦诚服。同时,前反法同盟的各国时刻积蓄力量,准备再次向拿破仑帝国发起挑战。拿破仑联合起欧洲大陆的一切力量对抗英国的构想,也就从未真正实现。

大在一定方面减少了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干预力度,对拿破仑击败第四和第五次反法同盟起到了积极作用;也对促进了法国一些工业部门的独立发展。但是,大体系的实质,是联合欧洲大陆的力量对英国发起经济战,以期通过贸易耗英国的经济实力。经济战阻碍了欧洲大陆和英国之间的经济交流,实际上是一场双输的较量,两方之间的经济发展都将受阻。

拿破仑所期待的,是在欧洲大陆耗尽经济力量之前,英国经济遭受重创,被迫提出求和,从而满足法国的发展要求。在这一过程中,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民众成为了法国国家利益的牺牲者,自然不可能长久延续下去。但拿破仑凭借法国的强大政治实力,一意孤行,大政策一直延续下去,且更加严厉,其结果只能是招致欧洲大陆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日益怨恨。这一政策非但没有稳固拿破仑帝国的霸权,反而使得这一帝国日渐松动。

大政策实行了数年之久,但并没有取得拿破仑预期的效果,法国与其盟国的经济不断恶化。脱离与英国的贸易往来之后,法国成为大体系国家贸易的重要对象;但法国的经济体系不够完善,不足以支持欧洲大陆经济的稳定发展,尤其是一些长期与英国保持贸易关系的国家受害更深。经济发展受挫,加剧了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对法国的不满程度,这一封锁体系摇摇欲坠。

相反,在这场经济战的较量中,英国受到的损失明显较小。首先,广阔的海外殖民地(如加拿大等)为宗主国英国片提供了经济支持;美国虽然通过独立战争脱离了英国统治,但仍然受到英国的经济制约。与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相比,英国拥有更加广阔的贸易市场。其次,英国抓住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机,大力推动工业化建设,各项产业逐渐发展完善,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。最后,面对法国的大政策,英国没有坐以待毙,而是积极推行反封锁政策,并发展与欧洲大陆国家之间的走私贸易,减少了由于封锁政策带来的经济损失。在这一状况之下,欧洲国家逐渐对拿破仑帝国离心离德,走上了反对拿破仑的道路。

1812年,俄国首先发难,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拒绝再支持大政策,俄法交恶,不久拿破仑组织了大规模的征俄战争,但却以失败告终,很快对拿破仑帝国心存不满的一些欧洲国家选择与英国联手,组织起第六次反法同盟,并最终推翻了拿破仑帝国的统治,帝国所建立的欧洲秩序和大体系也随之崩溃。

大体系的规模是此前欧洲历史上罕见的,其提出和成立都有着拿破仑帝国军事强权的支持,这是其新颖之处。但是拿破仑对英法两国经济实力的对比缺乏清醒地认识,错误地认为以欧洲大陆对抗英国就可以取得成功,没有考虑到英国欧洲以外殖民经济的强大实力;同时,这一政策以军事征服为基础,强行牺牲其他国家经济利益、无视其他国家的利益诉求,最终招致了大规模的反抗,其失败也是必然结果。但是,也有人认为这一政策有着贸易保护主义的色彩,保护了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,使得资本主义能在西欧生根发芽,因而有着积极意义。总体上来说,大是一项失败的政治、经济举措,其发展弊大于利,面对世界经济逐渐融为一体的大趋势,通过对他国封锁来谋求自身经济发展,最终只会伤到自身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发表回复